自2009年到2012年,美国以安装价格计算的
智能电网销售额以复合年增长率35%的速度上升,在2012年达到了365亿美元。考虑到这三年间全球经济形势低迷,这些数据已足够引人注目。365亿的销售额还包括翻新业务(已经持续10年之久)以及各项加强电力网络控制性和可靠性的举措。
抛开这些数字,
智能电网的普及程度却远不能让人满意。目前,美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高级量测体系(AMI)、自动配电响应、用户端接口等
智能电网系统与分布式能源、智能建筑相整合的
智能电网。这将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并实现
智能电网的主要目标——使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智能电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电表,因此需要大力推广智能电表的普及。幸运的是,智能电表的技术已十分成熟,或者可以说,
智能电网的供应侧已做好充分准备。
2012年,美国用于
智能电网供应业务收购和兼并的资金约为195亿美元,较2011年翻了一番。风投资本达到7.79亿美元。尽管
智能电网的投资在2011年下降了,但其下降幅度低于清洁技术行业总体的下降幅度。
智能电网的投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改变,发挥主导作用的逐渐从那些国际著名企业转变为中型乃至较小型的专业公司,后者正在逐步提高
智能电网占其业务中的比重。
此外,
智能电网领域也出现了大量新的市场参与者,加剧了该领域的竞争。但
智能电网产业依旧太过分散,充满了数以百计的低于最低经济规模的公司。因此,在未来几年间,兼并依旧会按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
随着传统的输配电供应商与来自IT、通信与控制器行业的新参与者互相竞争或建立联盟,电力供应的结构正呈现出新的趋势。在
智能电网各个细分领域的竞争中,传统的市场参与者占有优势地位——但并不是统治地位,他们拥有承担合同的资金实力。可以说,
智能电网的供应一侧总体情况良好,不会阻碍
智能电网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足够应对
智能电网面对的挑战。通信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已在其他一些行业得到规模化应用,但还未被证明能够应用于
智能电网环境。
亚洲目前还未开始
智能电网的大规模部署,这样的情况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这为建设一个相对统一的
智能电网系统创造了机会,不会面临混合发展的问题;而弊端则在于,这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
总体说来,较之欧洲和北美,亚洲迅速实现
智能电网大规模部署的潜力较大。因为在亚洲的很多国家,
智能电网都是主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计划通过
智能电网提供能源、运输和通信服务。它虽然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在亚洲地区,农村和城市电信网络的容量和能力都存在大量差异,
智能电网的部署进度也是参差不齐。
在
智能电网部署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亚洲国家有: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同属亚太区的澳大利亚
智能电网的部署进展也很大。这些国家安装的大部分是本国制造的设备,但通过联盟和合作协议,西方技术也渐渐进入了各国市场。
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将展开最大规模的
智能电网部署行动,预计到2020年将安装3.5亿个智能电表。2012年,中国在
智能电网方面的投资首次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直到2011年,北美的
智能电网系统投资一直是各地区中最多的,但在2012年被中国赶超。2009年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出了一项激励措施,为
智能电网试点项目提供了40亿美元的专款。这项举动为
智能电网供给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为许多新公司的成立创造了机遇。
美国可能将出现
智能电网“大数据”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夺得世界其他地区的大量业务。然而,美国的需求侧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在
智能电网方面的进展可能将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
欧洲拥有世界上推动
智能电网部署的最有利的政策环境。欧盟已实施提高能效的政策,安装更多可再生能源,并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20%以上。
然而,目前欧洲地区面临经济调整的问题、债务危机亟待解决,这可能将延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
智能电网的部署进度。
欧洲的输电和配电行业由公共部门和私营公司组成,规模大、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由于欧洲制造商是
智能电网技术和部署方面的佼佼者,因此供应侧的实力雄厚。但较低的标准监管政策和互操作性,以及公用事业市场分散的本质,都给技术示范项目的推广增加了障碍。
为了实现
智能电网的全面部署,必须改变现有的集中式结构,向混合型分散结构转变,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获益。微型发电和微型电网都需要整合到电力供应系统里,因为这样才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促进当地的供需平衡,提高系统的灵活度、可靠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