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昨日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专家称,欧盟认定反倾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比美国对华光伏“双反”更严重的打击,2-3年内行业将进入洗牌煎熬期。
欧盟正式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 涉案金额史上最大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产品市场,每年能消费世界太阳能产能的6成。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我国的光伏产品大部分依赖出口,每年产能的7成都销往欧洲市场。
不过,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各国光伏产业都出现了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等现象。为了抢夺欧盟市场,各国光伏企业在欧洲打起了一场惨烈的价格大战,德国公司们全方位拉近与中国企业的价格差距,使得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不但如此,为了将中国光伏企业踢出欧洲市场,今年7月24日,德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根据规定,欧盟须在9月6日前决定是否立案。由于欧盟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光伏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后,政府、企业纷纷行动力求阻止欧盟立案。
英利、尚德、天合及阿特斯四大中国光伏企业更是积极行动,在7月26日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也采取反制措施,受理对欧盟多晶硅企业的双反申请,并在8月中旬召见中国光伏企业入京,共商对策。
8月30日,光伏行业终于看到曙光,当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了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在两国总理领衔的高级别官员斡旋下曙光初现,双方同意协商解决光伏产业问题。
但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尽管中方多次呼吁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但欧盟委员会仍执意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对此深表遗憾。中方呼吁欧方能从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
美国光伏市场早已关闭大门 印度等新兴市场蠢蠢欲动
最大光伏产能消纳市场岌岌可危,在太阳能产品的第二大市场美国,情况更不容乐观。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2011年10月,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Solar World要求对中国75家相关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当年美国即开始立案调查。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称,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主要是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31.14%至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这就意味着,美国光伏市场的大门已经对中国市场关闭了。
传统的欧美市场大门不断关闭,许多中国企业把目光投向了印度这个新兴市场,但印度市场其实同样不平坦。去年年底开始,商务部的网站上就发出了多次的预警信息,表示印度有可能对我国的光伏产品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日前《经济观察报(微博)》报道也称,印度也很可能近期提起对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印度光伏电池制造商已多次向印度商会提交反倾销申诉书。但由于产品范围界定方面存在问题,印度政府已经让申诉方进行了多次范围修改。
朝阳产业将受沉重打击 2-3年内进入残酷洗牌煎熬期
欧美相继展开“双反”调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造成的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光伏企业遭遇到10余年未见寒冬,行业频临破产边缘。据央视报道,我国最大的几家光伏企业,最近的季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净利润都是负值,最大的亏损额超过了500%。现在的光伏企业都是在借钱度日,而借的钱数也是数以亿计的天文数字,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巨额的贷款得不到偿还,那么等待这些企业的将只有一个结果破产倒闭。
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林伯强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时表示,美国已经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同样的套路下,欧盟最终认定中国光伏电池倾销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由于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市场,一旦认定倾销,光伏企业将遭受更大打击,在2-3年内都将处于行业洗牌的煎熬期。
四面楚歌下,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当务之急,但业内人士表示,价格不便宜,技术有待提高,这让太阳能发电和传统火电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央视资料显示,目前太阳能发电每度电价是1.5元,而传统火电价格一般在0.5元,两者相差3倍。
除外,虽然财政部在2009年决定对光电建筑每瓦补贴20元,“金太阳”工程实施,投入约100亿元,补助1.2GW项目,但是,这些大多涉及重点示范性工程,距离太阳能真正普及还有一段距离。
好在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让萎靡的太阳能行业看到了希望,《规划》显示,将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装机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并网和离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
“政府必须要有所行动,采取措施加大太阳能发电等终端产品利用,扩大光伏产品内需市场,经过2-3年的洗牌后,光伏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必将走出低迷。”林伯强说。
在经过几天的猜测与煎熬之后,欧盟委员会终于正式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立案。而这一次,中国企业恐将面临比美国双反更加不利的结果。
由于欧盟暂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企业倾销事实的认定将选取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以对中国光伏产品的正常市场价格进行判断。在欧盟的立案文件中,这一替代国被选为了美国。
替代国的选择对于反倾销调查的事实认定具有近乎决定性的影响。美国之前对中国光伏企业公布的高反倾销初裁税率,就是建立在以泰国为替代国的基础之上。而此前据英利总裁助理兼法务总监陈卓介绍,由于泰国的产业基础薄弱,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因此直接对裁决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这次将美国选为替代国,情况可能更加糟糕。“美国是起诉方自己选的,肯定是对我们最不利的。”陈卓告诉网易财经,“美国的生产成本在全球来看都比较高,选择美国甚至不如泰国。”
不过陈卓表示,关于替代国的选择并不是最终结果,中国企业还有继续争取的空间。
而弘亚世代副总裁刘文平介绍,由于调查针对的是组件、电池和硅片产品,美国在这些产品上并没有典型的生产企业,而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工艺与中国企业并不相同,不具有可比性。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最有利的替代国是台湾,但即使台湾也比中国企业的成本高。”刘文平说,“不同替代国的选择只会影响最终的裁决税率,很难影响倾销事实的判定。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确实全球最低,而且企业的销售价格不但低于竞争对手,也低于自己的生产成本,这是市场原因造成的,我们只能说自己主观上没有倾销的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