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总体要求和部署,该省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工程试点工作。4年内,辽宁省1535万户居民将全部享受到智能用电生活。
据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撰写的《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介绍,智能电网集成各类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实现与用户友好互动,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因此,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将智能电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积极扶持。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智能电网作为能源建设重点工作之一。今年,辽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智能电表更换率将达到40%。到“十二五”末,将建设100个智能小区,177座智能化变电站,用电信息远程采集率达到100%。据该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部主任葛维春介绍,智能电表与原有的电子式电表相比,外观相似,但功能有很大差异。通过智能电表,居民可采用远程采集信息,更直观、有效地了解自家用电情况,并避开高峰用电时段,降低用电费用。
而对于辽宁省沈阳市圣水源小区的400余户居民来说,享受节能低碳的高品质生活将不再是梦想。这是沈阳建成的第一座智能用电小区,而实现智能用电的重要基础,就是电力光纤到户。早在2010年,沈阳已全面启动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按照计划,将有14个省公司在20个城市开展试点工程建设,共覆盖约4.7万用电客户。“电力光纤入户工程投入不大,却可为居民降低能耗25%至30%。”沈阳八王寺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实介绍,“从表面看,光纤入户工程增加了开发成本,但却可以避免电信、网络等多方面重复投资建设,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社会价值。”“今后电网建到哪,电力光纤就建到哪。”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阳供电公司总经理牟景旭说,“实现电力光纤到表到户,配合无源光网络技术,在提供电力的同时,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同网传输,可以大幅度降低三网融合成本,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辽宁沈阳供电公司建成电力光纤到户小区,在技术应用、业务转型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积极探索,为全国电力光纤到户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进作用。
正如《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所述,智能电网的发展,使得电网功能逐步扩展为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多元开放电力服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多项功能。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送和配置平台,智能电网从投资建设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都将对国民经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生态环境等带来巨大效益。
5月18日,皖电东送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线路工程合肥段首基铁塔组立试点仪式在长丰县杨庙镇举行,这标志着合肥段工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淮南至上海特高压工程在合肥市境内共有6个标段,线路全长189.21千米,共357基铁塔,地跨合肥市四县一区的20个乡镇。自2011年11月开始进行塔基浇筑以来,目前已完成浇筑206基塔,完成率达57.7%。正在施工的有56基塔,具备施工条件有27基塔,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当日组立的铁塔属于3标段工程,该标段全部位于长丰县境内,途经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线路长度2×30.45km,铁塔基础共计69基。
淮南至上海特高压工程全线采用钢管塔,平均高110米、平均重180吨,塔材加工、运输和组立都将面临巨大挑战。工程建设施工单位按照“试点先行,样板引路”的方针,积极创新建设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零事故、零缺陷、零延迟。合肥供电公司将继续按照属地化管理要求,注重工作协同,发挥联动作用,积极做好施工中的相关协调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同时和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建立特高压工程“绿色通道”,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日前,中国西电宣布,与GE能源建立全球战略联盟。中国西电希望借力GE进一步挺进国际市场,并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来弥补在自身在输变电二次设备领域的短板,而对于GE来说,与西电结盟,意味着占全球输配电业务1/4的中国市场似乎变得唾手可得。在国内不少输变电设备商看来,GE的出现,有可能会打破以往二次设备的市场竞争格局。
优势互补各取所需
根据协议,GE除了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中国西电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还将成立一家从事输配电二次设备相关业务的中外合资企业,同时,双方就输配电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开展全球商业合作。
中国西电表示,公司可以借助GE的全球化销售网络,将公司具有优势的一次设备推向国际市场。通过该项合作,公司将在大幅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进一步分享全球电力市场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中国西电董事长张雅林称:“中国西电和GE能源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势互补对于西电顺应输配电设备整体解决方案趋势、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一、二次成套设备供应商具有重要意义;而双方在全球市场营销渠道的优势互补则有利于西电实现国际化战略,大幅提升一次设备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规模。”
“GE能源和中国西电除产品线之外,各自在优势市场的地域互补性同样十分明显,这一联盟将开启两家公司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GE产品线,并扩大我们在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的影响力,”GE数字能源业务总裁和首席执行官鲍勃·格利根表示。
谋求弥补二次设备短板
2010年才登陆A股市场的中国西电,2011年就出现逾5亿元亏损,并在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68亿元。分析认为,2011年以变压器、开关为代表的一次设备行业遭遇产能过剩、原材料铜价格大幅上涨、特高压招标未启动等难题,或是造成公司亏损的原因。
无疑,一次设备是中国西电的强项。西电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交直流输配电一次设备成套生产能力的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其产品线囊括高压开关、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绝缘子、避雷器和整流装置等,覆盖了输配电行业几乎所有的一次设备。
而行业的趋势是,未来的输配电产品,将进入到“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在一次设备里,将含有部分二次设备的智能单元。与此同时,今后国内在输配电领域的采购也有可能从单个产品的采购过渡到打包型采购。
不同于一次设备行业,二次设备市场启动较晚,但市场空间较大。目前,国家电网在二次设备的投资仍有显著提升,自2012年第一批招标以来,二次设备招标增速保持在50%以上。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西电与GE的合作,可能是中国西电为迎接国家电网对于一二次设备融合所做的准备。
宏源证券研究人员表示,中国西电此次与GE的多项合作将使公司由输变电一次设备巨头向二次设备供应商延伸,可完善输变电产业链,匹配国际上主流的工程总包模式,也符合国内输变电项目工程总包的趋势。由于GE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较高,与GE开展境外商业合作将促进公司一次设备的市场开拓。
不过,分析普遍认为,合资公司从磨合到产品进入市场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短期内难以对公司贡献业绩。
国际化之路不平坦
据了解,2011年中国西电海外收入为13.469388亿元,仅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1.97%。对于已经迈出国际化步伐20多年的中国西电来说,其国际化之路依然漫长。
事实上,早在1986年,中国西电就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并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
1988年执行的尼泊尔第五期电力工程4个132kV变电站交钥匙工程,为西电人积累了海外工程管理经验,中国西电由此踏上了自主投标获取项目的征程;1992年开始,中国西电逐步进入成熟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并夺得了吉隆坡两座电站的交钥匙工程。而该工程至今仍是中国机电产品单独成套出口技术含量及容量较高的变电站成套设备,堪称我国输变电产品出口的里程碑。
2009年1月,中国西电与埃及EGEMAC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从事高压开关、变压器、电容器、避雷器等输变电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公司,以共同拓展埃及、非洲及中东市场。其中,中国西电出资占总资本的51%。
从2010年开始,中国西电的国际化正式进入到战略化布局阶段。对于中国西电来说,打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全球输配电设备供应商的国际化企业,是其一直以来追寻的目标。
此前,西电股份副总裁、西电国际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宝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以及品牌方面还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很多优质的市场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被发达国家的强势企业瓜分。
在杨宝林看来,西电国际化战略重点是要建设海外市场平台,解决国际市场开拓中两个“过窄”的问题:一是市场区域过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二是业务范围过窄,海外业务主要依靠产品出口的运营模式。
有分析认为,此次联姻,中国西电借助GE在欧美等地区的优势可将其一次设备产品带入欧美等市场,此举有望大幅提高海外市场为中国西电收入贡献的比例。
GE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对于此次联姻的另一方GE来说,与中国西电结盟自然不是赔钱的买卖。数据显示,全球输配电业务是一个容量超过1000亿美元上的巨大产业,且增长势头强劲,中国市场预计将占据该领域的1/4。通过结盟中国西电,意味着GE掌握了全球输配电业务1/4的市场。
有分析指出,与西门子、ABB等输变电设备领域跨国公司相比,GE的中国战略已占先机。不过,与中国西电的合作,仅仅是GE在中国能源领域布局的其中一环。
宣布投资入股中国西电仅仅3天,GE与神华集团全资子公司——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通用电气神华气化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并揭牌,双方各占50%的股份。
而早在去年8月,GE还与中国华电集团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称共同推动中国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发展。这家名为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的企业意在为中国及世界市场提供分布式能源发展所需核心装备和技术。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不管是与GE的合作,还是与其他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国企业都应该突破市场换技术的惯性思维,寻求更多元的合作方式,把握合作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