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水平是社会现代化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到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至45%的承诺,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既要促进全社会节能,又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我国
智能电网发展要紧紧把握当前能源、信息技术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重要机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依托,以社会用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先进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为手段,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兼容互动的现代化电网。
“十二五”
智能电网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五方面:一是遵循电网发展内在规律,跟踪国际发展趋势;二是坚持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的原则;三是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四是坚持跨越发展与稳步协调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技术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兼顾的原则。
“十二五”
智能电网的发展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初步规划蒙西、酒泉、新疆、江苏、山东等8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青海等西部省区太阳能发电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二是用户与电网双向互动和智能家电技术。随着居民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等灵活电价政策的制订实施,电力用户对监控设备用电,结合实时电价水平加强自身用电管理,实现双向互动的需求不断增长。
三是智能分布发电与微网技术。目前,我国风电发展已由集中发展为主转向集中分散相结合。
四是
智能电网前沿技术。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超前研究对电力系统建设运行具有革命性作用的前沿技术,如核聚变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新型直流和多相、半波交流输电技术、无线输电、超导输电、自愈配电网技术及新型传感器等。
我国
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些政策建议。一是将发展
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工作体系。国家综合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共同研究制订相应战略目标、发展思路、规划方案等,同时制订配套措施,建立滚动调整机制,推动战略和规划落实。
二是实施支持性财政税收政策。建议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出和补贴力度,支持
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创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理顺电价机制,实行科学、有效、灵活的电价政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理顺电价定价机制、完善电价结构,分阶段、分地区、差异化地试点实行灵活的电价政策,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广。
四是制订鼓励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研究的相关激励政策。目前,分布式电源 系统本身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接入电网的技术研究还很薄弱。建议政府在推动分布式电源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协调发展的同时,制订鼓励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研究的相关财税激励政策,促进分布式电源健康有序发展。
五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满足
智能电网发展需要。系统梳理、分析
智能电网对技术标准的需求,构建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架构,指导具体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为
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国际标准申请和制订工作,从最初国际标准领域的引用者、参与者,逐步转变为主导者,加快我国
智能电网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订领域的话语权。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我国
智能电网的国际化发展。在
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大力宣传我国
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我国相关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创造机遇。相关企业应时刻关注国际市场发展动向,努力提高自身技术实力,积极寻找海外合作机会。相关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掌握国外
智能电网发展情况,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提供咨询。